激发能源的控制
电捕焦油器顶部的绝缘装置及高压电引入装置,是结构很复杂的部件。柱状绝缘子(电瓷瓶)往往会因密封不严,受到渗漏入绝缘箱内的煤气中所含量焦油、萘及水蒸汽的沉积污染,降低绝缘性能,在高电压下发生表面放电而被击穿,还会受机械振动温度的急剧变化而破裂,为保证电捕焦油器的正常工作,《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 中规定:电捕焦油器电瓷瓶周围宜用氮气保护,绝缘箱保温应采用自动控制。绝缘箱温度设自动报警并与电捕焦油器联锁停机:未采用氮气保护的绝缘箱,温度低于100℃报警,温度低于 90℃ 时自动断电。这样即可保证煤气温度高于其结露温度,避免杂质在绝缘子上沉积,同时,温度也不会发生急剧变化。现企业均采用氮气对电瓷瓶密封加以保护,充入惰性气体,更有效的避免因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的事故,但采用氮气保护时,煤气温度会下降,此时,规程要求温度低于 80℃报警,温度低于 70℃时自动断电。
电捕焦油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焦油、萘等附着在蜂窝或管道内壁及电晕线上,不但造成电捕焦油器阻力增大,还会引起电晕线打火放电,影响焦油捕集效果,因此,在电捕焦油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停高压电用热氨水进行喷洒及清扫,清除焦油和萘,降低阻力,保证电捕焦油器安全运行及提高焦油捕集效果。系统内的煤气压力波动较大时,不仅会造成煤气含氧量不稳定,同时,煤气压力波动也会造成电捕焦油器电晕线摆动接触蜂窝或管道内壁引起放电,使电晕线烧断造成电捕焦油器接地跳闸。因此,在鼓风机倒换及与电捕焦油器相关的阀门进行较大的调节时,建议停电捕焦油器的高压电源。
含氧量的控制
焦炉煤气的爆炸上限约为35.8%,那么焦炉煤气与空气的混合中,假设煤气浓度不高于40%,空气不少于60%,则氧气为12%时,才会发生爆炸,如果再考虑安全系数,那么含氧量小于4%即安全的。但这仅仅考虑的是理想状态,爆炸发生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压力、催化或仪表的滞后等等,因此,《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 中规定: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含氧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此条规定较之 1991 版的《焦化安全规程》发生了变动。原版规程中规定:煤气含氧量超过0.8%时发出报警信号及含氧量超过1.0%时自动断电的联锁;若无自动测氧仪表,应定期测定分析。从安全角度来说,含氧量控制得越低是越好的,但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表明,当含氧量设定值过低时,会因煤气中含氧小幅波动造成电捕焦油器的频繁断电,因此,新版《焦化安全规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气含氧量,同时,明确要求设连续式自动含氧量分析仪,以避免仅有人工测定分析造成的滞后性。
企业及设计单位在运用该条款时,常对连续式自动含氧量分析仪是设置在电捕焦油器前面还是后面存在疑问,如果自动含氧分析仪设置在机前无疑对含氧量的测定较之机后准确和敏锐一点,但设在机前因煤气中含焦油及萘等物质较多,易堵塞分析仪,造成测量数值有误,分析仪易损,故一般设置在机后,其较之机前虽晚几秒显示,但数据较准确且不易堵塞探头。为避免因仪表故障造成误测,企业就是安装了在线含氧分析仪也应定期进行人工测试。